
11F-14f

來到十一至十四樓,人煙漸少,原本喧鬧的四周漸漸沉靜下來,我們將海拔1000-2500公尺自然之境的氣息帶進住房環境,策畫更深層的山間探尋。中海拔比低海拔更涼爽且季節特色分明,闊葉林及針葉林交織,植物更具多樣性,如翅柄鳳尾蕨、雙扇蕨、臺灣二葉松、臺灣櫻花鉤吻鮭等藝術品身影被巧妙地安放在入住空間。推開房門的瞬間,就像一次次意外遇見,在休憩與入眠之間創造另類的生活奇趣,駐足其中,彷彿自己也是這片山林裡的一部份。

台灣長鬃山羊
Taiwan serow
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──長鬃山羊,為臺灣特有種,也是臺灣唯一的野生牛科動物。善攀壁及跳躍,主要棲息於中高海拔山區,以清晨和黃昏活動最頻繁,喜食植物草葉,也會舔食岩縫間的鹽分結晶。一身粽褐色皮毛,頭頂有一雙終生不脫落的小椎角,長相可愛卻具十足地域性,沒事就愛磨蹭樹枝或石塊,用眼窩分泌液畫地盤,警告同類切勿靠近。
Artwork Material
304不銹鋼鍛造、電鍍、人造革
Size
W1074 x H575 mm
Artwork Location
LEVEL 11 壁龕

by 邱文強, Wikipedia

臺灣山毛櫸
Taiwan Beech
又名臺灣水青岡,是文資法指定的珍貴稀有植物,樹高可達20公尺,橢圓葉形邊緣有鋸齒狀、幼葉有金色茸毛。百萬年前隨冰河時期遷移至臺灣溼冷山頭,並在冰河期過後轉往更高海拔的地域開枝散葉,現遍布於新北市三峽區北插天山、烏來區阿玉山西峰等地陵線上。秋冬裡葉片由綠轉黃,再從緋紅變為枯枝,是臺灣中海拔常綠闊葉林的另類風景。
Artwork Material
高精微噴、鋁塑板背板、壓克力面
Size
W800 x H1150 mm
Artwork Location
LEVEL 11 走道

by buggi, iNaturalist Taiwan

臺灣山毛櫸
Taiwan Beech
又名臺灣水青岡,是文資法指定的珍貴稀有植物,樹高可達20公尺,橢圓葉形邊緣有鋸齒狀、幼葉有金色茸毛。百萬年前隨冰河時期遷移至臺灣溼冷山頭,並在冰河期過後轉往更高海拔的地域開枝散葉,現遍布於新北市三峽區北插天山、烏來區阿玉山西峰等地陵線上。秋冬裡葉片由綠轉黃,再從緋紅變為枯枝,是臺灣中海拔常綠闊葉林的另類風景。
Artwork Material
3D列印、啞光金屬烤漆、裱於鋁塑板
Size
W700 x H700 mm
Artwork Location
LEVEL 11 走道

by 邵宥銘, Wikimedia

臺灣櫻花鉤吻鮭
Formosan landlocked salmon
保育類瀕危野生動物,以小魚及水生昆蟲等為食,僅少數棲息於水質純淨的七家灣溪。人們總說,牠們的身世是島嶼冰河時期的見證,因傳統鮭鱒魚習性,每逢繁殖期便會從大海重返原生溪流產卵,待幼魚出生後再順河游向海洋,世代循環;不料,第四紀冰河時期的行動卻出了意外,劇烈板塊運動發生導致臺灣陸地抬升,讓這群本該迴遊北太平洋的魚群就此被困,成為奇蹟式的陸封型臺灣特有亞種。
Artwork Material
陶瓷磚、背板
Size
W1074 x H545 mm
Artwork Location
LEVEL 12 壁龕

by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, Wikipedia

臺灣櫻花鉤吻鮭
Formosan landlocked salmon
保育類瀕危野生動物,以小魚及水生昆蟲等為食,僅少數棲息於水質純淨的七家灣溪。人們總說,牠們的身世是島嶼冰河時期的見證,因傳統鮭鱒魚習性,每逢繁殖期便會從大海重返原生溪流產卵,待幼魚出生後再順河游向海洋,世代循環;不料,第四紀冰河時期的行動卻出了意外,劇烈板塊運動發生導致臺灣陸地抬升,讓這群本該迴遊北太平洋的魚群就此被困,成為奇蹟式的陸封型臺灣特有亞種。
Artwork Material
布面肌理油畫
Size
W800 x H1150 mm
Artwork Location
LEVEL 12 走道

by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, Wikipedia

臺灣櫻花鉤吻鮭
Formosan landlocked salmon
保育類瀕危野生動物,以小魚及水生昆蟲等為食,僅少數棲息於水質純淨的七家灣溪。人們總說,牠們的身世是島嶼冰河時期的見證,因傳統鮭鱒魚習性,每逢繁殖期便會從大海重返原生溪流產卵,待幼魚出生後再順河游向海洋,世代循環;不料,第四紀冰河時期的行動卻出了意外,劇烈板塊運動發生導致臺灣陸地抬升,讓這群本該迴遊北太平洋的魚群就此被困,成為奇蹟式的陸封型臺灣特有亞種。
Artwork Material
布面肌理油畫、黑色金屬框
Size
W700 x H700 mm
Artwork Location
LEVEL 12 走道

by azure27014, iNaturalist Taiwan

黑長尾雉
Mikado pheasant
千元鈔票上印有的臺灣特有種──黑長尾雉(臺灣帝雉),棲息於中高海拔森林,性情謹慎,喜歡在清晨日落、陰雨天或起霧時活動,常現身於地表植物覆蓋多的地方,能快速疾飛,也可以在峭壁上行走。鮮紅色的眼周、閃爍光芒的藍黑羽毛,模樣總是威風凌凌,平時偏好獨處,偶見成對行動,會發現雄鳥常在距離不遠處守護雌鳥,如遇威脅會為之挺身而出。
Artwork Material
布面油畫
Size
W1074 x H575 mm
Artwork Location
LEVEL 13 壁龕

黑長尾雉雄鳥, by 李豐曉, 臺灣生命大百科

褐林鴞
Brown Wood Owl
原始森林裡著名的暗夜飛鳥──褐林鴞,佇立樹梢、拉尾音的呼呼長鳴,都為黑夜更添神祕。牠們生性敏感,會避開干擾成對生活,屬於完全夜行性動物,體長約60cm、頭圓無耳羽,主要分布印度、東南亞及喜馬拉雅山區,臺灣僅有少數生活在林相完整的中低海拔闊葉林裡。以鼠類或竹雞為食,尤其最愛飛鼠,捕獵招式多,會定點埋伏、在穴口等候或從高處追擊。
Artwork Material
布面油畫
Size
W800 x H1150 mm
Artwork Location
LEVEL 13 走道

by John Clough, iNaturalist Taiwan

大赤啄木
White-backed Woodpecker
兜兜兜、 兜兜兜,人稱樹木醫生的臺灣特有亞種──大赤啄木,是第二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,僅有少量分布於中海拔闊葉林。喜歡單獨活動,比起長距離飛翔,更愛在樹木間短飛和跳躍;時常攀在樹木枝幹上啄食昆蟲,並以堅硬尾羽和雙腳抵住樹木,一秒快速敲擊數十下。到了繁殖季,夫婦倆會共同孵育幼鳥,並由雄鳥負責夜間孵卵重任。
Artwork Material
布面油畫
Size
W800 x H1000 mm
Artwork Location
LEVEL 13 走道

by 李豐曉, 臺灣生命大百科

臺灣杉
Taiwania
魯凱族口中「撞到月亮的樹」、全世界唯一以臺灣為屬名的植物,生在中央山脈中高海拔山區,樹幹筆直,高度可達50公尺以上,2023年曾在大安溪上游發現高達84.1公尺的臺灣杉巨木,打破全東亞最高紀錄。臺灣杉木材品質佳,與臺灣肖楠、臺灣扁柏、紅檜、香杉,合稱臺灣針葉五木,是重點造林樹種之一,可用來打造船舶、傢俱、紙漿、海岸堤防建材等,經濟價值高。
Artwork Material
布面肌理油畫
Size
W1074 x H545 mm
Artwork Location
LEVEL 14 壁龕

by 葉子, iNaturalist Taiwan
